第157章 欢宴背后(2 / 2)

  透过冠冕珠帘,刘辩望向群臣,“众卿以为如何?”

  立即,数位议郎以及司空属吏,接连起身附和。

  “臣以为,天子之牧民也,在德不在威,”迁都前,被荀柔新提的尚书令袁涣连忙起身,“今以迁都,耽误农时,唯当以田亩农桑为要。”

  “宗庙毁坏,你身为人臣,怎能如此无动于衷?”一个议郎大声反驳。

  “涣只担心,将来汉室宗庙社稷,连这等破败宫室,亦安放不得。”外貌文弱的尚书令,用最温和的语气,说最犀利的话。

  虽姓袁,年轻的尚书令,出自豫州陈郡,与袁绍没什么关系。荀柔在迁都前,特意礼送了前任尚书令离职,请他出任,正是因为此君性情。

  “你大胆”

  “此事不过需三五瓦匠、泥水匠,再添一斤雄黄粉,”袁涣衣袖一敛,轻蔑道,“实不必大朝之上讨论。”

  “原来如此简单?”天子听到此处,已然放下心。

  还有小臣要争议,王允却察觉天子心意,“尚书令所言诚乃忠言,老臣急切,思虑不周。”

  他一退让,既显得忠心耿耿,又显得心胸开阔,还莫名有一点可怜。

  “也不是,”天子下意识出口安慰,“司空忠心耿耿,朕心中明白。”

  “陛下信任老臣,老臣必竭诚尽智,虽死无憾。”王允伏拜叩首,然后毫无私心的向天子举荐贤臣

  盖勋,先帝常嘉其忠勇,可为执金吾,守卫宫城安危。

  种拂,名门望族,旧有政声,可以为太常,掌管礼仪宗庙。

  崔烈,幽州名士,朝野俱闻,可为长安令,显善劝义以牧百姓。

  ……

  凡此之外,更有马日磾、陈纪、董承等等,或为先帝所重,或是知名天下,只是久久羁縻,未得重用。

  方才已推拒了一回老司空的忠心,这些人也并未有不良旧迹,唯崔烈,先生讲过,此人的确是名士,只是先帝时买官太尉,故得世俗讥笑。

  买官是父亲之过,他不能提,刘辩犹豫片刻,见朝中连荀氏所出的御史大夫,也没有说话,便点头答应下来。

  除了这两件外,便是向四方派遣使者,昭告天子迁都,以及今年税赋等事,王允依次禀告,天子也都一一答应。

  如此一番,议事结束散朝,时已过正午。

  一早未曾开言的御史大夫荀攸,不徐不疾的走出大殿。

  “方才殿中,君为何不出一言?董承,行事狡晦,贪财无忌,以财帛邀名,岂可担任少府之职?”袁涣从身后追上来,质问道。

  “董君为先董太后之侄,出身宗室,替天子打理私库,想来天子也会放心。”荀攸揖手回答。

  袁涣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,既疑且怒,但对着一个向他行礼的二千石上官,也没办法,只得拂袖而去。

  “公达,”兰台令荀忱等在后面,等袁涣离开后,这才慢慢踱上来,“去我舍中坐坐?”

返回